【网信普法】党员干部到底能不能参与民间借贷获利?

发布日期:2019-08-15发布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浏览次数:字体:[ ]

    近日,安徽省投资集团原总经理张春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,通报指其“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利差”。此前不久,在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诸葛慧艳的“双开”通报中,也出现了“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,影响公正执行公务”的类似表述。


    俗话说“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”,但不少党员干部却因此触犯红线。那么,党员干部到底可不可以通过参与民间借贷获利呢?


    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从什么是民间借贷说起。

   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、法人、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。国家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,并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,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。

    其实,党员干部参与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并获取相应利息,属于依法应受保护的民事行为,并不违规违纪。但是,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,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(高利放贷)问题比较突出。

    有的长期违规参与和组织民间借贷活动,获取高额利息;
    有的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被借贷人谋利;
    有的甚至打着民间借贷的“幌子”,变相搞行贿受贿。

    上述有关行为,表象上看是正常公务或民事行为,但本质是以权谋私,严重影响了公权力的正确行使,侵害了党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,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。

    因此,在现实中,必须严格区分党员干部参与民间借贷行为的不同性质,在保护合法民事行为的同时,严厉惩治其中的违纪违法行为。

    那么,实践中对于违纪违法应当如何界定?具体操作时,要结合是否有获利的目的、获利数额大小、持续时间长短,是否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等因素综合加以判断。

比如:
    出借目的是否属于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获取利益;

    借用人当时有没有明显的借款需求;

    借用人是否为谋求或感谢党员的帮助而同意其要求;

    借用人是否明知能够以更低利率从其他途径获取借款;

    借款利率是否确实高于当地当时群众对外借款的一般利率,等等。

纪法链接

    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第九十条 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、住房、车辆等,影响公正执行公务,情节较重的,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;情节严重的,给予撤销党内职务、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。
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,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,依照前款规定处理。

    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%,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%,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。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窗口】

  • 鹤岗市兴安区人民政府主办
    建议电脑屏幕分辨率大于1280x768 使用IE9浏览器进行浏览
    黑ICP备17007900号-1 网站标识码:2304050001